【标远线缆www.bellwin.com.cn】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要求
安装施工是指按照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产品图样等要求,在建设长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和检验,形成工程实体;或将各种半成品布线部件组装成整体的通信(信息)设备,即建成最终“产品”的活动。从工程建设领域来分析,任何一项内容先进、质量优秀的工程设计成果,都只有通过安装施工等物化劳动以后,才能使之变为现实,,形成有形的物体,创造出有价值的效果。因此,安装施工直接关系到工程(或设备)实际效果的大小、安全可靠的程度、使用功能的优劣、投资费用的高低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安装施工是对工程质量和投资费用都有影响的决定性环节。
在通信行业标准《住宅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1384—2005)中对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的综合布线系统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采用什么样的传输媒介,都要遵循总的安装要求。
一、总的施工安装要求
在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安装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1) 为了保护公用通信(信息)网络和有源设备,不致受到外来损害,在布线系统安装施工期间,应在分界点或入户终端(ADO)处将住宅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断开,避免屋外雷电对等对屋内系统产生危害。
(2) 光电缆的敷设。为了使综合布线系统具有最佳的技术性能、布置整齐美观,达到质量优良、布局合理的目的,要考虑适当注意环境美化和视觉效果,将光电缆和布线部件布置整齐、适当美化。
在光(电)缆的敷设过程中若产生不应有的应力,要采取措施予以减少或消除。例如光电缆悬挂安装时的张力、因绑扎过紧或超过光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而引起不该有的应力,都应可能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3) 防火。所有通道或专用空(房)间应符合有关建筑规范的防火要求;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可参见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建设防火规范》(GB 50045—1995)中的有关规定。、
(4) 接地和汇接。接地和汇接系统是住宅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形成一个整体。接地和汇接除有助于保护人员和设备,避免遭到有害电压损害外,合理采用接地和汇接系统还可以改善综合布线的电磁兼容性。相反,采用不合理的接地和汇接方式,有可能会产生有害通信(信息)的感应电压,使通信设施损坏或降低信息传输质量。
接地和会接方式应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79—1985)的要求。在应用系统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有关生产厂商的要求。
(5)电磁兼容性要求如下。
1) 与电源线的间距应符合标准。
通信(信息)电缆与电力电线(缆)的间距应符合适用的现行电气规范。此外,在墙壁内部或天花板中的空间,对含有金属元件的通信 (信息)电缆(如UTP、同轴电缆)布放在非屏蔽电力导线的旁边时,要求与电力导线之间的间距应大于50mm。
2) 采取减少噪音耦合因素的保护措施。
为了 进一步减少来自建筑物内的电力导线、电动机或变压器的噪音耦合影响,对含有金属元件的通信(信息)电缆应考虑一下的安装准则和要求:
① 适当增加与电力导线等之间的距离;
② 将电气分支线、中性线和接地线宜紧靠在一起(例如扭绞、屏蔽、包带或捆扎),以使通信布线的感应耦合为最小;
③ 如通信(信息)缆线靠近电力导线进行相互交越时,尽量按90o角交叉跨越;
④ 在分支电路中使用过压、过流保护装置;
⑤ 使用完全封闭式,并有良好接地的金属线槽或管道。
⑥ 管理。应按照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1中规定的管理要求安装布线系统。
二、各种布线安装的要求
1.100ΩUTP布线
对于100Ω非屏蔽(UTP)布线系统有以下安装要求。
(1)最小弯曲半径
在非屏蔽(UTP)对称电缆的终端空间,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4倍。
(2)最大牵引力
UTP电缆的最大牵引力应不超过50(S)牛顿,其中S为电缆中所有铜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mm2。
(3)连接硬件终端
电缆宜由相同类别或很更高类别的连接硬件组合终端连接。不同性能类别部件组成的链路(例如不同传输类别的电缆、连接器和接插软线等),其链路类别是由最差性能类别的部件决定的。这个类别宜在连接硬件表面上标识或记录在文件中。
与连接硬件终端连接的电缆,应按标准规定仅剥去终端连接所需的缆线外护套长度,以保持未剥除外护套内部缆芯的几何形状。在每个通信引出端处最少盘留200mm长度的电缆。在终端连接时,应尽可能保持终端节点处的电缆线对的扭绞节距不变,以求缆线的传输特性不致变坏。对于5e类和6类电缆,终端连接时松开线对扭绞的长度应不大于13mm。
(4)接插软线和跳线
接插软线和跳线用的电缆宜与其连接的引出通信缆线等级相同或更高。鉴于电缆种类、连接硬件类型、测试仪器、工具和测试方法等要求不同,标准中不推荐现场制作接插软线,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产品,以求规范化安装施工。
2.光缆布线
(1) 引出光缆和建筑物内光缆。在安装移动和固定使用期间,引出光缆和建筑物内光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在动态弯曲(安装施工或移动)时,光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为20D(圆形光缆)或20H(扁形光缆);其中D为圆形光缆外径,H为扁形光缆高度。扁形光缆应在扁平方向弯曲。
2) 在静态弯曲(固定使用)时,光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为10D(圆形光缆)或10H(扁形光缆)。
在光缆制造商推荐时,光缆的弯曲半径可小于上述数值。
(2) 建筑物间的光缆。在安装移动和固定使用期间,建筑物间主干光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在动态弯曲时,光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为20D;
2) 在静态弯曲时,光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为10D;
同样,在光缆制造商推荐时,光缆的弯曲半径可小于上述数值。
(3) 连接硬件。引出光缆路由的末端出口应位于通信引出端盒适当位置或安装支架中。对于双芯光缆为了便于终端连接,光缆末端盘留的长度宜不少于1m。
为了确保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保持始终一致的正确极性,连接器。设配器与光纤布线应遵循正确的极性定位方式。一旦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完成,并对其极性进行核对,证实极性正确无误,光线布线系统就会保持光纤发送和接收的正确极性,而与最终用户无关。
光纤布线的安装应使奇数光纤与下一个偶数光纤配对(即光纤1和2、3和4,等),以形成双光纤的传输通道。
每个光缆布线段的安装应采用交叉配对的方法,使奇数光纤的一端是方位A,另一端是方位B;而偶数光纤的一端是方位B,另一端是方位A。
在一个光纤链路的两端,应采用连续的光纤编号(即1、2、3、4……)实现跨接,而两端的适配器采用相反的方式安装(即一端A-B,A-B……与另一端B-A,B-A……)。
(4) 接插软线。无论是两个单芯连接器还是一个双芯连接器,插入接收机的连接器应为方位A,插入发送机的连接器应为方位B。光纤接插软线应采用跨接定位的方式进行安装,使方位A通过一根光纤与方位B通过另一根光纤与方位A相连。
为了确保光纤系统正确的极性,在图2.26中描述了主终端空间、楼层业务终端、配线盒和通信引出端中适配器正确的连接定位方式。只要连接器的一端是A-B取向,而另一端是B-A取向,就能保证光纤链路的正确极性。由于保证了所有光纤接插软线和住宅布线按跨接方向取向(如A到B和B到A),就保持了光纤发送和接受的正确极性。
3. 75Ω同轴电缆布线
(1)最小弯曲半径
在牵引同轴电缆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在无荷载的情况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当制造商推荐时,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可适当减小。
(2)最大牵引力
同轴电缆的最大牵引力应不超过表2.47中所列出的值。
(3)连接硬件终端
为了便于终端连接,每个通信引出端应盘有最小长度为200mm的电缆。
(4)接插软线
应使用59系列和6系列电缆制作接插软线和交接跳线。有关标准推荐在工厂制作接插软线,不建议在工程现场自己加工制造,以保证部件质量。
标远线缆安防弱电线缆专业品牌,专业生产各种优质安防弱电线缆,标远线缆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安防弱电线缆、智能家居弱电线缆、舞台音响系列线缆、设备控制线缆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安防工程商、弱电集成商的好伙伴。
专业专注 精“芯”为您!
欢迎关注标远线缆微信公众号:bellwi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