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和接地措施按国家标准GB 50311—2007的规定,有以下各条。
(1)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尤其是对缆线和配线设备的选用时,应根据用户需求并结合主体工程(包括建筑物)的环境条件进行考虑,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当建筑物在建设中已建成,但尚未投产使用时,为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选型,应测定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强度(简称场强即电磁强场)。对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和设备与其他电磁干扰源之间的距离进行核查,与标准中规定的给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对比衡量,以便选择合适布线器件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在国家标准GB 50311—2007中有以下规定内容。
1)当综合布线系统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即无屏蔽结构的产品。
2)当综合布线系统区域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时,可采用有屏蔽结构的综合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的产品。
3)当综合布线系统区域内或缆线路由上存在电磁干扰源,且他们之间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的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或槽道进线屏蔽,或采用有屏蔽结构的综合布线系统或光缆布线系统的产品。
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设计原则,在满足电气防护各项技术指标,确保通信(信息)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应首选有屏蔽结构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用必要的屏蔽措施(如敷设金属槽穿放缆线)进行布线。众所周知,广联布线系统具有最佳的防御电磁干扰的性能,它既能防止电磁泄漏,也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在严重的电磁干扰的场强环境中,是比较理想的防御电磁干扰的布线系统。因此应优先选用光缆布线系统。总之,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选用合适的产品并合理配置。
如果在局部地段,综合布线系统缆线与电力线等平行敷设,或其位置过于接近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等电磁干扰源,且不能满足规定的最小净距要求时,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可以采用钢管穿放或在金属线才槽内敷设等布局措施,加以屏蔽处理。
(2) 在智能化建筑内的进线间、设备间、电信间中,应设置房间或楼层或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以便连接地线。
(3)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公用交给你接地的接地系统。如单独设置接地体,则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如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区域内的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有效值。
(4) 智能化建筑中各个楼层安装的各个配线设备(FD、配线架、柜、箱),应采用适当截面的绝缘铜导线单独布线敷设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装置,也可采用在电缆竖井内等电位接地铜排引到建筑物总的共用接地装置上,铜导线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接地导线截面积可参考表2.35确定。
(5) 当综合布线系统所在地是在雷电防护区的交界处,其缆线采用屏蔽结构时,屏蔽层的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对于具有屏蔽结构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一般在配线设备[包括建筑群配线设备(CD)、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楼层配线设备(FD)]的机(柜)架内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屏蔽模块的屏蔽罩相连通,机(柜)架的接地端子则经过接地导体连接到智能化建筑物的等电位接地体。为了保证综合布线系统全程的屏蔽效果,终端设备的屏蔽金属罩可通过相应的方式与TN-S系统的PE线接地,但它不属于综合布线系统接地设计的范围。
(6) 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采用金属线槽或钢管敷设时,规定要求金属线槽和钢管应保持连续不断的电气连接,并应有不少于两点的良好接地,以确保接地系统整体良好,切实有效。
(7) 当综合部系统的引入缆线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和光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附件应在缆线入口处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使它快速渐变与地接通。
(8) 当引入缆线为电缆,从建筑物外面引进到建筑物内的入口设施时,入口设施上的保护装置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本条在标准中为强制性规定,必须执行。
标远线缆安防弱电线缆专业品牌,专业生产各种优质安防弱电线缆,标远线缆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安防弱电线缆、智能家居弱电线缆、舞台音响系列线缆、设备控制线缆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安防工程商、弱电集成商的好伙伴。
专业专注 精“芯”为您!
欢迎关注标远线缆微信公众号:bellwin001